
从湾仔行路到澳门珠澳海底行人隧道示意图。
本报讯 (记者 海轩)珠海最新规划文件仍在湾仔保留口岸用地以建设河底行人隧道连接澳门妈阁。有关内容再次引起两地社会关注该河隧项目动向,立法议员梁鸿细也参一脚,书面质询当局会否就河隧公布更多信息及时程表。
珠海市自然资源局本月初对一幅规划作珠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及周边用地(珠海香洲区洪保十片区B-NW5-0201管理单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修正批前公示。
这次修正主要是为扩大行政办公用地,调整地段内各个规划用地面积,当中包括此前已预留为湾仔河底人行隧道口岸及交通枢纽换乘中心等使用的一幅发展备用地。提出把其面积由原来的四万九千多平方米,缩减约四分之一,至三万七千多平方米,而其余各建筑发展条件内容维持不变,仍未设有。
梁鸿细在质询表示,湾仔与澳门的口岸交通仅有水路一途,虽两地直线距离不到六百米,然而多年来亦只仰赖客运渡轮过境,运载量有限,因此妈阁河底行人隧道的兴建具有颇高的实用性,既能避免交通因遇到台风、暴雨等极端恶劣天气而受阻,亦突破了以往的局限性,开拓一条便捷的通道。
梁鸿细解读珠方是次举措,是为推动有关边防及口岸工程,故相信随着相关工程启动,妈阁河隧或会推出相应的时程表,并取得实质进展,届时从湾仔口岸前往澳门就是步行可及的距离,不但丰富澳与内地的交通联系,更能进一步促进两地经贸合作及人文往来,提升两地通关能力。
他质询问特区政府会否在今年内公布更多相关详尽信息,包括河隧口岸的时程表及澳方口岸规划等。他认为为避免坊间产生不必要的猜测和疑虑,以及增强讯息透明度,应研拟将相关讯息经由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之共同机制联合公布为宜等。
有可能本届是最后一届担任运输工务司长罗立文在二○二○年底曾表示,特区政府无意兴建连接湾仔的河底隧道,因现有与内地的通关口岸已够用十几廿年。